[国家开放大学“希望的田野”奖学金获得者/2016春湘潭开放大学畜牧兽医专业:赵子军,指导老师:湘潭县畜牧水产局高级畜牧师-冯德文](2017.11.2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作为湖南省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优良地方猪种沙子岭猪原产于湘潭,有湖南养殖的”丹麦“之称,历来养殖业发达。在湘潭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中,云湖桥定位为现代生猪生态养殖产业示范片。身为畜牧兽医专业的学子我对家乡云湖桥镇的农业发展一直十分关注,对云湖桥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养殖业发展,特别是特色种养殖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近年来,由于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畜禽养殖业发展形势喜人,养殖效益整体回升,生态农业逐步发展,初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力量。通过调研思考,我深刻体会理解到加快畜牧业发展,是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畜禽养殖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解决群众温饱、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我镇在发展畜禽养殖业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特色,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一、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云湖桥镇地处湘潭县西北部,总面积12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80万亩、旱地面积,林地面积7.96万亩,森林覆盖率39.1%,水面面积1.18万亩,辖21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总人口63095人,共21803户。一直以来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调整畜禽品种结构,推广普及科学实用技术,大力发展养殖大户,兴办规模养殖场,促使全镇畜牧业生产的经营方式由传统养殖向科学养殖创新特色转变。同时,制定了以生猪养殖为主,兼顾牛、羊、鸡的发展思路,2016年,云湖桥镇实现农业总产值5.11亿元,农业增加值2.81亿元,其中养猪6.44万头,出栏数13.85万头,养鸡养鸭共计17.51万羽,出笼数10.80万羽,养牛羊0.21万头,出笼数0.16万头,养殖业已成为带动全镇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二·’畜禽养殖业发展呈现几个主要特点: 1、位于新联村的科星生态循环农业园成立于2007年5月,注册资金500万元,是省一级原种猪扩繁场,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湘潭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探索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将种养业有机结合起来,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养殖、种植、资源循环利用、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园区规划面积为1028亩,由生猪养殖区、废污综合处置区、花卉苗木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及观光休闲区等五个功能区组成。初步形成了以沼气利用为核心,有机肥加工为辅助,生猪粪便高效综合利用的生态循环新体系。生产的沼气通过发电转变为新型生物质能源,生产的沼液则通过泵灌用于花卉苗木和绿色蔬菜的种植,生产的沼渣则通过干燥、颗粒化处理制成有机肥外销,构建了生态循环新格局。采用营养调控分离技术,实现粪污减量化分类处置。科星生态循环农业园重视优良猪种培育、饲养设施及生产环境改善,重点通过营养调控措施(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或优化自配料配方),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使育肥猪料肉比降低到2.6以内,从源头上减少了粪污排放量;猪场设计采用暗沟排污,净污分离、干湿分离,猪粪及时收集,通过加强管理、责任制考核控制生产生活用水,实现了全区粪污减量化排放与分类化处理。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于2014年成功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沼气项目,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430多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000m3大型厌氧发酵池、200m3沼气贮气柜、600㎡发电厂房,配置了50KW沼气发电机组及配套设备,同时配套建设职工生活用气、猪舍沼气保温及农户集中供气系统,可实现年产沼气15.33万m3,沼液肥2.19万吨,年发电6.64万度。以大型沼气发电工程建设为中心,猪粪与沼渣加工成有机肥,尿液污水则进入沼气池厌氧发酵后,再经后续的沉淀池氧化处理用于种植业,形成了集养殖、发电、供气、有机肥生产及灌溉利用于一体的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系统。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实现猪粪沼渣的资源化利用;建立多级沉淀池,配套推广多种种养循环利用模式;形成了“猪→沼→蔬,猪→沼→果,猪→沼→林”的生态种养循环循环模式,实现沼液100%的循环利用。今年,国家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国家农业部畜牧司马有祥司长等来此进行调研。 2、位于飞栏村的龙湖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占地30亩,采用“食用菌+安全猪+发酵床+蔬菜”的生态种养循环模式饲喂原产于湘潭的砂子岭猪,这是一个古老的肉脂兼用型地方猪种,是华中两头乌猪的主要类群。建有高档食用菌栽培大棚4栋、1600平方米,生物酵床生态养猪栏舍2栋、1000平方米。年可产高档食用菌160吨(主要为灵芝、猴头菇等),收获食用菌后的培养基副产物(菌渣)用来作饲料养猪,可出栏优质砂子岭猪500头以上。并在其猪场开展不同肉质调理剂,食用菌菌糠对湘砂猪育肥性能、胴体品质、肉质特性的影响,发酵床垫料微生物数量与酶活变化规律,生物发酵床垫料配方对比,发酵床养猪安全性和湘沙猪配套系推广等六个方面的研究,致力于制定发酵床养猪的营养技术标准,提高产品效值,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等专家们通过肉质分析、现场考察、审阅有关资料、听取汇报和质疑,认为灵芝、猴头菇等食用菌菌渣可代替部分精饲料,节约生猪饲养成本;能增强猪的免疫机能,提高生猪免疫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猪肉品质与风味。推广食用菌菌渣养猪技术,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项目研究为食用菌菌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3、位于云湖村的韶河生态家庭农场,注册知名红色品牌“韶河商标,占地100亩,独创以“ 农场种植稻谷,稻谷加工原生态米,米酿酒浸药酒,药酒“种”入竹子,竹药酒养鸡,鸡粪发酵养殖蚯蚓,蚯蚓喂土鸡,蚯蚓肥、鸡粪又可以种植无花果和还田种水稻”的这种被《农民日报》报道称之为“韶河生态循环生物链种养殖模式”建立起来的一家综合示范性家庭农场。药酒养土鸡,采用生态发酵水果,蔬菜等酵素菌轮牧放养,饲喂农场主老赵家祖赵匡胤(注:赵匡胤系老赵家81世始祖;得姓1世始祖乃造父。)于公元969年“杯酒释兵权2”之千年秘方药酒,历11年实验饲喂而成,解决了药酒不溶于水,多少分量鸡均匀采食不上头,生态发酵酵素饮水及做垫层来减少甚至不用抗生素等诸多技术难题;得到包括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室主任、经济林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王贵禧教授等赞誉。药酒养鸡,似乎与普通养鸡法并无异样,但是普通的鸡佐以药酒烹饪并不一定能够发挥出药酒的有利功效,而“药酒养鸡”的神奇之处便在于通过药酒直接作用于鸡的体内,从而转化为药酒对的有利功效。特别是就地取材的这种“韶河生态循环生物链种养殖模式”既符合湘潭生态”两型“发展理念,也是“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选择。二、存在的问题1 、投入严重不足,缺乏全镇上下突出抓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共识我镇养殖业基础条件薄弱,,产业投入资金缺乏,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化程度明显偏低。畜禽养殖业作为全镇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农业经济发展拉动力强,贡献率高。畜牧法》对养殖业投入虽有明确规定,但实际投入很少,仅有保运转的工作经费,没有生产发展建设资金。而财政缺乏投入和保障机制,与现代养殖业发展要求极不相适应。畜禽养殖业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高,工作力度不大,扶持政策不明显。在发展畜禽养殖业上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相互沟通,项目协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的发展。2 、养殖规模偏小,产业链及带动程度低规模养殖整体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养殖基地。产业结构不完善,本地区畜禽养殖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没有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另一方面是养殖规模和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现有龙头企业的需求量。农民与企业间大多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养殖户受市场影响的因素较大,行情好时时“过剩”的交替出现,从而制约了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在市场,基地连农户的连接上缺乏有效对接,在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个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上差距较大。同时,畜禽产品以原始产品出售,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没有形成品牌产品。家庭养殖、粗放经营仍是我镇畜牧业发展的主流。3 、对畜禽养殖业扶持力度不够,发展资金较为短缺畜禽养殖属弱质产业,自身积累能力较差。许多农民对畜禽养殖的愿望非常迫切,但收入水平较低,资金不足,很难投入较多的资金来发展,只能到农村信用联社。而农村信用联社发放程序较为复杂,对养殖户的利息高、周期短,对于一般需要1年以上才能见成效的产业并不适用,因此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畜禽养殖的重要因素。像发展好的如科星生态循环农业园,流转的土地和商标质押方式依然很难从银行银行信贷难的现象较突出,。在资金投入上,倾斜和扶持不够,畜禽养殖业仍处在自发的发展状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尽管在一些养殖领域初具规模,饲养量、交易量较大,但全镇没有一个专业的固定的畜禽产品交易市场,大多数养殖户只能东奔西走找市场。还有一部分养殖户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资金短缺双重制约,在扩大规模、扩大生产上只能靠自身积累来完成,无外援资金帮助和扶持,只能小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低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普遍存在发展资金困难的问题,4、动物防疫工作不到位,总体饲养水平不高农村从事畜禽养殖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养殖户专业知识匮乏,仍然以一家一户的农户散养为主导,沿用传统方式饲养畜禽的现象还很普遍。这些饲养者,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只是参照一些书本或借鉴周围养殖户的经验来组织饲养,对蓝耳病、口蹄疫、禽流感等一些疾病的发病特征及处置缺乏认知,给疾病的传播,养殖的风险埋下隐患。此外,在传统饲养方式下,畜禽产品商品率较低,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效益较差。人畜禽共住现象普遍存在,管理规范,饲养科学,对畜禽防疫重视,具有严格的保健程序、医疗程序和防疫程序,防疫措施到位。但分散在广大农村的养殖专业户,大都家庭养殖,人畜禽共住,除进行简单的消毒外,出入圈舍时无必要的防护措施,人畜禽直接接触频繁,加之缺乏防疫知识,疫情隐患很大。三、今后发展思路及对策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齐抓共管,把加快发展畜禽养殖业步伐发展畜禽养殖业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科技为动力、农民增收为目的,着力扩大生产规模,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努力提升科技含量,创新发展理念,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畜禽养殖业方向发展。要进一步提高其对新农村建设重地位的认识,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增强发展畜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强对全镇畜禽资源的调控和整合力度,编制切实可行的整体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逐步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业主突出、优势明显、上规模、上档次的畜禽养殖基地。2、以规模养殖为重点,推进畜禽产业化进程 要把生态畜禽养殖业建设放到整体工作中来安排,要依据经济发展状况,在全面分析养殖业产业现状和市场行情的基础上,把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结合起来,用科学规划来指导养殖产业有序、健康的发展。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养殖合作社示范带动,积极引进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注重扶持畜产品初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发展,推进畜禽养殖业产业化发展。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搞好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壮大基地规模。逐步形成畜禽养殖业“产、供、销”一条龙,“种、养、加”一体化稳定合理的连接机制。坚持把引进、培育和壮大畜禽养殖业龙头企业作为加快畜禽养殖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鼓励规模化养殖,逐步引导家庭养殖向规模化养殖发展,进而解决散养畜禽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积极探索“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运行机制,建立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要大力发展中介组织,积极引导养殖户、销售户和龙头企业组建实体型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和拓宽销售渠道。要发展养殖小区,实施示范工程,创建一批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养殖小区,同时要加强畜禽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努力打造名牌产品。3、加大对畜禽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对全镇已形成基地优势的区域和适宜发展的地区,要切实加大路、水、电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养殖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作为畜牧业投入的重要渠道,抓住省市县对农业项目倾斜的有利契机,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项目。三要把扶贫开发、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项目紧紧相结合起来发展布局,整合各类项目优势,采取项目,集中投资的办法,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四要主动提供对结银行信息,通过多采取小额信贷、贴息补助等形式,支持养殖户和企业引进良种,繁育良种,扩大和提升养殖规模和水平。五是发挥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如韶山土鸡,砂子岭猪等资源优势, 加大政府对畜禽养殖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内外资企业、金融机构投资畜禽养殖业,突出民间资本在畜禽养殖业中投入的主体地位;例如引导从Q板上市融资,通过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为畜禽养殖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4、加大疫病防治监控工程,促进畜禽业的健康飞速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按照“预防为主,科学免疫,重点防治”的原则,以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加大防疫工作力度。继续实行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防疫人员包村,防疫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的承包责任制,积极探索畜禽防疫工作的有效机制,使全镇动物防疫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完善畜禽疫病监管体系,切实抓好动物防疫工作,主动 到畜禽养殖户中把脉问诊,充分发挥乡站的作用,为畜禽业大发展提供保障。要大力提倡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的全新理念,加快对本镇畜禽的改良提高。加大对基层广大养殖户的培训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畜牧技术干部走出机关,服务群众,切实发挥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同时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科技三下乡”等活动,不断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养殖技能和水平。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